人大代表之家
内容详情
小学延时课开展农业科普课堂的建议
代表姓名
办理状态
魏猛
详细地址:徐州市鲲鹏路北段徐州市农业科学院综合楼8416室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动员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等。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10年,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应用基础研究为辅的综合型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部历次科研实力综合评估中,均被评为全国“百强研究所”,始终位列地区级科研单位前三位。目前已创新开展了以“崇尚科学、普及真理、团结协作、不断追求、挑战自我、勇于实践”为根本宗旨的农业科普教育,并在云龙区部分学校进行了试点,反应良好,获得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农业劳动教育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是生活教育的有益探索。将“农学科普进课堂”与“学生走进试验田”相结合,共同打造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农学科普实践课,激发孩子用科学的思维解释问题、理解世界,培养孩子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志向。农学科学普及与农业劳动教育不矛盾,校内劳动课程大部分仍停留在家庭劳动,或仅体现在课程表阶段,且学校缺少专业的劳动课教师。科研院所虽有科普任务,但仍局限于大众科普,以面向成人科普为主,面向学校的科普以研学活动为主,省内尚未形成系统的劳动实践课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儿童科普教育领域的裂谷加深,家长对科普教育的需求与现实条件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地位的今天,农业科普教育是地方农科院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全民农业科普素质提升最权威的发声机构。鉴于此,建议区教育局充分利用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农业优势,在小学延时课开展农业科普课堂,推动科学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