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之家
内容详情
赵琦:人大代表思行并进,开拓学校发展之路

人大代表思行并进,开拓学校发展之路

 

徐州市云龙区人大代表、潘塘中心小学校长  赵琦

 

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时代抛弃,孜孜以求,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是云龙区人大代表赵琦同志的人生写照。近年来,赵琦先后被云龙区教育体育局党委评“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评为“徐州市十佳文明职工”、徐州市教育工委评为“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团结合作,凝聚师生力量抗击疫情

疫情期间,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潘塘中心小学校长的他,深知抗击疫情责任重大。首当其冲带领全校党员、干部、教师以高度的政治担当,第一时间组织制订了《学党支部应对疫情担当有为实施方案》,开展了停课不停爱,入户暖人心”“保复课、抗疫情、重防护”等活动,建立一对一帮扶等措施,控制疫情传播、稳定师生情绪、保障有序复学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爱心行动走访慰问退休教职工、建档立卡困难学生家庭等,努力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二、锐意进取,开拓教育信息化之路

学校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校校长、书记、第一负责人,学校发展如何精准定位?怎样发展?发展什么?赵琦为此不断学习、探索,努力开辟了一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早在2012年,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数字化教室能够直观的进行师生互动有形象的数据分析、丰富的教学资源、便利获取知识等诸多优点,让他敏锐的意识到数字化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受到课堂设备的限制,作为校长的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数字化学习不受制于设备,如何才能把信息技术深入到基础学科。

受到上海嘉定实验小学的启迪,他开始关注BYOD教学模式(即每名同学手上都拿着一部平板电脑,做题、批改、反馈等环节,都通过这部平板电脑完成。为了坚定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道路人大代表赵琦努力学习借鉴外地基础教育改革先进经验,亲自奔赴上海嘉定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数字化教室和课程专项培训。后来,他带领课题组12名教师成立了信息化发展名师工作室,率先在徐州市开展常态化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他成功的将BYOD数字化教学模式引入到了教学中并常态化的在学校逐步开展。

三、深谋远虑,勇学校发展重担

潘塘中心小学拥有3300名师生,南北分设两个校区,面临如此规模学校的发展,初任校长的又一次激起了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干劲。一天天地考察研究,一次次地探讨交流,一回回地反复推敲,他带领着领导班子在最短的时间拿出了学校最有效、最精准的发展定位方向。他以敏锐的发展眼光,精准的判断能力,对领导班子进行重新调整分工,充分发挥各自潜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上工作效能最大化。整整用了3个多月,他拿出了一套具体、高效、可实行性强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教学质量提升措施打破常规方式,引进“深瞳”数字化平台促提高;“三化校园”重新改造方案已近成型,努力打造以“七个一”为标准的校园文化;七大类社团活动引进学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精准定位科创兴校……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办公室的灯还是亮着,为了学校发展废寝忘食,殚精竭虑。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校长,赵琦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始终以学校、师生发展为己任,率先垂范,并对其他学校产生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形成了个人思想与经验,使学校在信息化理论素养、信息化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他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勤奋、谦逊、严谨、求实……